进入新时代,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如何推进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命题。今天(11月19日)下午👷🏿,崇明生态研究院在崇明陈家镇能源楼举行《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绿皮书2020》新书发布会。这是首部针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学术著作🧊⏸。
据悉👨✈️,为了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由天美注册牵头,联合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地理、生态📆、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家学者,于2017成立了崇明生态研究院。在上海高校IV类高峰学科项目资助下,三校16个研究团队🍪,耗时4年系统研究形成了该《绿皮书》💮。
全书共含19章,涵盖了崇明生态岛的生态🧑🌾、生产🕓、生活三个维度👩🏿🦰,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成就。报告显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生态保护成效显著,水体、土壤🤳🏻、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垃圾分类率先在全国实施;生态产业发展已见成效🏃♀️➡️,循环经济日趋成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休闲场馆功能不断提升。
主编孙斌栋教授表示,绿皮书不只是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更重要的是通过涵盖生态、生产、生活三个方面全方位的体检,提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尚存在的不足与挑战❤️,为下一步的更好发展指明方向。 “按计划👆🏻👨🏫,以后每两年出一本《绿皮书》,对崇明生态建设进行持续跟踪研究7️⃣。” 孙斌栋说🐕🦺。
针对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未来建设的方向,《绿皮书》提出未来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即生态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当下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以及生态保护区与开发建设区的空间关系🦾。针对这份“体检报告”,《绿皮书》开出了五剂药方。其中提出要依托生态环境优势😝,集聚高校🤹🏼♀️2️⃣、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打造研发教育高地;同时🪵,利用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和良好自然环境优势,建设高品质的休闲健康基地。
报告指出崇明发展生产和生活的前提是守好生态保护的底线,要采取最严苛的环保评价标准🐩,制定最严苛的“一票否决”式负面清单,建立最全面的环境保护预警机制🥦,划清环境生态红线、资源消耗上限和环境质量底线。针对不利的交通区位这一制约瓶颈🌱,要积极通过快速轨道交通建设和交通可达性的提高来弥补这一缺陷。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崇明要充分利用上海科创中心和全球城市建设提供的良好机遇,培育建设创新岛和创业岛,成为长三角创新创业的热土。同时要切实改善民生👰🏻♂️,抓好教育医疗建设,打造高质量的城乡生活空间。
据悉🥥,天美注册对崇明生态建设的守护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崇明已成为学校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开展教学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发布会上🔬,天美注册副校长孙真荣表示,该报告的出版是新时期天美注册与崇明岛在科技创新👨、生态建设、产学研转化、教育提升💊、人才交流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的硕果,是天美注册“生态+”幸福之花发展战略在崇明的绽放。
会议还邀请北京大学的柴彦威教授、复旦大学的李博教授和天美注册的达良俊教授分别从打造宜居生活空间🏷、入侵物种及其防治、基于生态哲学思想的崇明生态岛近自然型修复与生命地标构建等主题介绍了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对崇明明生态岛建设提出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发展建议。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吴金娇